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武宗祔庙议 唐 · 郑涯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一
会昌六年五月
礼仪使奏。
武宗昭肃皇帝祔庙。
并合祧迁者。
伏以自敬宗宗武宗兄弟相及。
已历三朝。
昭穆之位。
与承前不同。
所可疑者。
其事有四。
一者兄弟昭穆同位。
不相为后。
二者已祧之主。
复入旧庙。
三者庙数有限。
无后之主。
则宜出置别庙。
四者兄弟既不相为后。
昭为父道。
穆为子道
则昭穆同班。
不合异位。
据春秋。
文公二年僖公
何休云。
跻升也。
谓西上也。
惠公庄公
当同南面西上。
隐桓与闵僖。
当同北面西上。
孔颖达亦引此义释经文。
贺循云。
殷之盘庚
不序阳甲
汉之光武
上继元帝
晋元帝文皆用此义。
盖以昭穆位同。
不可兼毁二庙故也。
尚书云。
七世之庙。
可以观德。
且殷家兄弟相及。
有至四帝不及祖祢。
何容更言七代。
于理无疑矣。
二者今以兄弟相及。
同为一代。
矫前之失。
则合复祔代宗神宗于太庙。
或疑已祧之主。
不合更入太庙者。
晋代元明之时。
已迁豫章颍川矣。
及文即位。
元帝之子。
故复豫章颍川二神主于庙。
又国朝中宗已祔太庙。
至开元四年
乃出置别庙。
至十年置九庙。
中宗神主复祔太庙。
则巳迁复入。
亦可无疑。
三者庙有定数。
无后之主。
出置别庙者。
魏晋之初多同庙。
盖取上古清庙一宫。
尊远神祗之义。
自后晋武所立之庙。
虽有七主。
而实六代。
景文同庙故也。
又按鲁立姜嫄文王之庙。
不计昭穆。
尊尚功德也。
晋元帝上继武帝
惠怀悯三帝。
贺循等诸儒议。
以别为主庙。
亲远义疏。
都邑迁异。
于理无嫌也。
今以文宗弃代才六七年。
武宗甫尔复土。
遽移别庙。
不齿宗祖。
在于有司。
非所宜议。
四者添置庙之室。
案礼论。
太常贺循云。
庙以容主为限。
无拘常数。
晋武帝时
庙有七主六代。
至元明帝
庙皆十室。
康穆二帝。
皆至十一室。
自后虽迁故祔新。
大抵以七代为准。
而不限室数。
伏以江左名儒。
通赜睹奥。
事有明据。
固可施行。
今若不行是议。
更以迭毁为制。
则当上不及高曾未尽之亲。
下有忍臣子恩义之道。
今备讨古今。
参校经史。
上请复代宗神主于太庙。
以存高曾之亲。
下以敬宗文宗武宗同为一代。
于太庙东閒置两室。
定为九代十一室之制。
以全臣子恩敬之义。
庶协大顺之宜。
得变礼之正。
折古今之纷互。
立偫疑之杓指。
因心广孝。
永烛于皇明。
昭德事神。
无亏于圣代。
易学启蒙小传序淳祐八年七月 宋 · 税与权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五
《易》,函万象者也。
三《易》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
至孔子时,《周易》独存,汉、魏诸儒颇纷错之。
朱文公采二吕氏、晁氏所传,著《易本义》,釐正文王、周、孔上下经与《十翼》,共十二篇,而各还其旧。
又以伏羲先天理数之原,特于《易学启蒙》而抉其秘。
图象咸本诸邵氏,间与袁机仲谈后天《易》,则谓尝以卦画纵横反覆求之,竟不得文王所以安排之意,是以畏惧,弗敢妄为之说。
与权曩从先师鹤山魏文靖公讲切邵氏诸书,乃于《观物篇》得后天《易》上下经序卦图,反覆视之,皆成十有八卦,然后知《乾》、《坤》、《坎》、《离》《、颐》、《中孚》、《大》、《小过》不易之八卦,为上下二篇之干;
其互易之五十六卦,为上下二篇之用。
汉扬子云文王重《易》六爻,互用两卦十二爻。
唐孔颖达亦谓验六十四卦,二二相偶,非覆即变。
孔子就上下经名而序其相次之义,非邵氏此图,则后天《易》之旨,千载不明矣。
窃尝因此图而推之,上下经皆为十八卦者,始终不出九数而已。
九者究也,万类盈物于天地间者,究之象也。
是故《易》以十八变而起卦,《玄》以十八策而生日。
大抵《易》六十四卦,不越《乾》、《坤》奇偶之九画,而《乾》、《坤》奇偶之画,又重为二,九而穷,穷则变,故《革》在先天当十八,二九之究也;
在后天当四十九,数之极也。
四十九而《革》去故,五十而《鼎》取新,开物于寅,帝出乎震,而循环无穷矣。
盖天地五十有五之数,《河图》、《洛书》实互用之。
《先天》则《河图》之九,而分左右,皆叠二九而周乎六十四。
《后天》衍《洛书》之九,而分上下,亦合二九而总乎三十六。
邵氏此图,岂非明羲文之《易》,同中异,异中同也欤?
呜呼!
孔子《杂卦》一传,专以反对而发后天《易》互用两卦十二爻之深旨也。
学者潜玩《杂卦》,而参以子云、颖达之说,则于邵氏此图,信其为写出天地自然之法象矣。
朱文公殆亦留斯义以俟后人邪?
辄不自揆,敬述而申之,曰《易学启蒙小传》。
淳祐戊申中元日巴郡税与权序。
按:《易学启蒙小传》卷首,通志堂经解本。
周易古经跋(三 淳祐九年正月 宋 · 税与权
 出处:全宋文卷七八六五、易学启蒙古经传
予既本邵子定著《周易古经》上下篇与《十翼》如前,而谓昉乱圣经者,汉、魏以来诸儒之罪,而王弼、韩康伯尤其罪之魁者也。
或靳之曰:「嘻,其甚矣!
《易》非王、韩,何以传至今?
子独不见先正尝黜与注疏异说者乎」?
予曰:不然。
《易》更三圣,虽暴秦焚书,《易》以卜筮获免,此殆天未丧斯文也。
按《西汉儒林传》,费直始以彖、象、《系辞》、《文言》十篇解说上下经,岂曾错杂二篇与《十翼》哉。
东汉马、郑首乱圣经,王、韩尤而效之,故范宁著论,谓「浮虚相扇,儒雅日替,其原起于王弼、何晏,其罪深于桀纣
桀纣之罪祸一世,王、何之罪迷历代」。
予尝考王、何与韩三人之本末,盖王、何同仕正始,而以曹爽兄弟为主。
尚老、庄,世讥其叙浮义则丽辞溢目,造阴阳则妙赜无间,然坐曹爽党而摈。
晏则自以为与夏侯太初、司马子元得《易》之神深者,亦坐曹爽而族。
康伯,虽孔氏颖达言其亲授学于王弼,然诋《序卦》非《易》之缊,已无忌惮,而史载其与袁宏辩谦亦卑,而无甚高论。
本朝接南北五代道丧文弊之后,一时名卿,姑以注疏不可倍,而矫士习之轻浮,遂使世之父祖诏子孙,师诏其弟子,锢成风俗,牢不可破。
不知《易》经数圣人手,而《论语》乃亲传孔门格言,岂彼晏等仕操、懿者,可污篇端而擅古注、集解之笔哉。
孔子大圣人,迁、固以为晚而喜《易》,读之韦编三绝
紫阳翁以《史记世家》订之,谓孔子反鲁,实哀公十六年丁巳,时年六十八。
然定《书》、删《诗》、正《乐》、序《易》、彖、象、《说卦》、《文言》,有「假我数年,卒以学《易》」等语。
然则紫阳翁盖信迁、固「晚而喜《易》」,而不信何晏《论语集解》「五十以学《易》」云耳。
虽弱冠而废死,康伯踰四十,惑于日者而病死,乃敢干乱文王、周公之经,而轻訾孔子《十翼》,揆以《春秋》斧钺,诛绝不贷。
而三圣遗经,奚待若人而传?
千百年间,仅有范宁声其罪而讨之。
子以予言为过,岂是非好恶果异乎我心之所同然哉。
因答或人,而志其说于此。
岁己酉正月与权谨三书之。
池阳月试策问(一七) 南宋 · 周南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三、《山房集》卷六
问:前既由经而子发问目矣,其次当略论传注。
昔秦火燔灭之馀,虽经言尚皆讹伪,汉儒随文生义,由是训诂出焉。
然古说本由口授,后学乃以书传。
厥或师承异宗,于是角立诡辩。
汉晋以来,凡若此者号为滞义
学者求通,义据纷然。
今略举十条,以广温故。
《尧典》禋于六宗,或谓星辰与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或谓天、地、神之尊者,或谓《易》卦六子,最后有援《家语》宰我问以为寒暑、坎坛、禜祭者,众说殽乱,不知孰为优?
大宗伯禋祀昊天,既曰昊天帝,《月令》迎气,又曰五德帝。
其后有着论辨南、北郊,谓天体则一,安得有六者?
两家异同,不知孰为是?
《周礼》四望,司农谓日月星海,郑玄谓望祭不及天神,当为岳渎镇,是康成不同于先郑矣。
《春秋》三望,郑玄谓鲁境弗逮于河,当为淮海岱,孔氏复引杜注指为国内山川分野之星,是颖达复异于康成
不知四望、三望果孰为确论乎?
天子曰灵台,诸侯曰观台、曰时台,说者谓皆在太庙,所以望氛祥观精祲也。
郑玄独谓辟雍三灵虽同在郊,而其处各异。
夏后氏世室,商人重屋,周人明堂。
说者谓之举其一,其制同也。
郑玄独谓明堂在国之阳而与祖庙别。
以玄之说为非乎,椒举称台度于临观之高,为于瘠硗之地,则疑非建庙之所明甚。
以玄之说为是乎,左氏称勇不害上,不登于明堂,乃舍爵策勋之地也,安见其与太庙异?
不知三雍、明堂、太庙果孰为定制乎?
十二章皆饰于祭服,或谓三辰不在衣而在旌旗。
三夏为樊遏渠,或谓九夏皆诗名而非字义。
食祭之名有九,或谓自命祭以下施于事神只。
会朝之门有五,或谓库门、雉门,诸侯得以兼内外。
凡此枝叶繁滋,文义舛駮,亦有要归可得而折衷者乎?
然此其浅肤,非有微奥,乃若以六尺四寸而论尺步,以开方百里而论封国,以旁加一里而为治浍,畿内畿外兼用贡助之法,嗣爵嗣禄杂取夏商之制,虽未敢指为臆说,然于经孰为明据?
必如其说参验反覆,其有合乎?
亦有未合者乎?
窃考汉魏诸儒治古学者,为谱,为駮,为辨疑,为异义,中实难疑,知凡几书。
孔颖达囊括笔削以成《正义》,于是独存贾、马、服、郑、王、刘数家,不知此外亦有或裁取弗精,采摭未尽,因以遗落而不传者乎?
抑徒多纷纷等为无裨于经而不足录欤?
史称颖达能默记《三礼义宗》,今聂崇义之书具在,寻其源流,亦足按试以为证乎?
夫缉绎义疏,芜没本旨,南北而下传者倦矣。
然则剖析疑滞,说有稽据,后世学者不能废也。
故据其说之繁乱与其未安者,得以暇日共讲焉。
皇族服制图序 宋 · 杨杰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四一、《无为集》卷八
议曰:礼院新定《皇族五服图》,其失有五:不重太祖、太宗、真宗之服,其失一也;
不分润王之族,其失二也;
不载兄弟之殇,其失三也;
不著袒免之亲,其失四也;
不明正统、旁亲之制,其失五也。
何谓不重太祖、太宗、真宗之服?
按《周礼》司服职云:「为天王斩衰」。
《礼记》云:「天子修男教,父道也。
天王服斩衰,服父之义也」。
又云:「丧有四制,变而从宜,取之四时也」。
有恩有礼有节有权,取之人情也。
恩者,仁也;
理者,义也;
节者,礼也;
权者,智也。
仁义礼智,人道具矣。
故为父斩衰三年,以恩制者也;
为君亦斩衰三年,以义制者也。
新图以皇帝于仁宗固当服斩衰也,于真宗则齐衰不杖期也,于太宗则齐衰五月也,于太祖则缌麻三月也。
仁宗之服诚合礼制矣,若真宗、太宗之齐衰,太祖之缌麻,是以亲服而言,而不以天王之服言也。
太祖、太宗、真宗,君天下,传万世,在皇帝为之服斩衰,此所谓以义制者也。
亲亲尊尊,无重于是矣。
新图以齐衰、缌麻为服,是岂达《礼》经之意哉!
故曰不重太祖、太宗、真宗之服,其失一也。
何谓不分润王之族?
按《五服敕》云:「为人后者,为其父母齐衰不杖期,为其兄弟大功九月」。
然则皇帝为濮王之服,异于为润王诸子之服矣;
濮王诸子之服,异于润王诸孙之服矣。
新图以润王子孙合而为一,无以别其等降。
故曰不分润王之族,其失二也。
何谓不载兄弟之殇?
《五服敕》云:「为人后者,为其兄弟之长殇小功五月,为其兄弟之中殇、下殇缌麻三月」。
《开宝通礼》丧葬令文皆同。
其说盖出之于《仪礼》矣,而新图略之。
故曰不载兄弟之殇,其失三也。
何谓不著袒免之亲?
按《礼记》大传曰:「名者,人治之大者也。
可无慎乎?
四世而缌麻,服之穷也;
五世袒免,杀同姓也;
六世亲族竭矣」。
郑康成云:「四世共高祖,五世高祖兄弟,六世以外亲尽,无属名也」。
又按律有八议,一曰议亲,释谓皇帝袒免以上亲。
《刑统》云:「皇帝袒免,据礼有高祖兄弟,曾祖从父兄弟,祖再从兄弟,父三从兄弟,身四从兄弟是也」。
且五世之亲,旁通而有十一,《刑统》止著其五识者,犹曰「未达」,况又全而阙之哉!
故曰不著袒免之亲,其失四也。
何谓不明正统、旁亲之制?
夫正统之服,天下之通服也。
旁亲之服,大夫则异于士庶矣,天子、诸侯则又异于大夫矣。
按《礼记》云:「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郑康成云:「期之丧达乎大夫者,谓旁亲所降在大功者。
其正统之期,天子、诸侯犹不降也。
大夫所降,天子、诸侯绝之,不为服也」。
孔颖达曰:「大夫之尊,犹有期丧,谓旁亲所降在大功者,得为期丧,还著大功之服。
若天子、诸侯,旁亲之丧,则不为服也」。
又《仪礼·丧服》,郑康成注云:「君、大夫以尊降」。
贾公彦云:「君、大夫以尊降者,天子、诸侯为正统之亲,后夫人与长子、长子之妻等不降,馀亲则绝。
天子、诸侯绝者,大夫降一等」。
又汉《白虎通德论》:「天子绝期者何?
示同丧于百姓,明不独亲其亲也」。
魏田琼云:「天子不降其祖父母、曾祖父母,后、太子嫡妇,其姑姊妹嫁于二王后者,皆如都人」。
此所谓正统、旁亲之制也。
古者分亲,所以尊正统也;
尊正统,所以重宗庙社稷之事也。
虽圣人亲亲之心笃于九族,而旁正之异不可不明也。
而新图略之,故曰不明正统、旁亲之制,其失五也。
今别为图,分以世次,上下旁行而观之,亲疏轻重之制,其亦庶乎明矣。
明经书堂记 宋末元初 · 胡次焱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四五、《梅岩文集》卷四
明经书堂者,我明经先生读书所也。
先生本大唐昭宗子,天祐间朱全忠构祸,逃难齐民依安定三公,卜宅于婺源之考水,因用胡姓。
古老相传,指方二坞为书堂遗址。
十四世孙安国浚池筑亭为游憩之地,扁以「方坞」,予尝记之矣。
其郎罢士盈曰:「此足以乐宾娱亲,非所以淑子孙也」。
易以明经书堂,再以记请。
予嘉其能尊祖尊经,奋笔弗辞。
谨按明经一科,肇于汉,于周,因仍于六朝,五季、宋初亦沿以取士。
先生在五季时尝中是科,乡人即以表其族,以别于安定之胡,尊之也。
或曰:唐人谣曰「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宋人诗曰「焚香礼进士,撤棘待明经」,是谓明经下于进士也,何得谓尊之邪?
应之曰:唐制诏三家《传》、《礼》、《仪》出身者不任散官,优之也。
仁庙试明经举人,至烦御笔亲选试官,重之也。
重之优之尊之至矣,是宜鸿儒硕学多出此途。
唐时王允、郑钦夫、许孟容、徐文达以至陆德明之徒皆以明经擢第。
乃若孔颖达博洽狄仁杰之公忠,此明经中尤挺挺者。
宋初以明经进士崔颐正,以九经及第则孔维
辨析经疑,讲明易卦,有若冯元
先列注疏,断以己意,有若刘恕
至若经义名斋,有若胡安定
经术传授,有若蔡端明
明经中尤表表者。
夏侯胜志在青紫,祝钦明五经扫地,何足与我明经同日语哉!
吾固于先朝「经明行修」一语有感焉。
夫经明以学问言,行修以践履言。
必修行,而后经明有实用;
非行修,则经明徒虚文。
祝钦明辈有学无行,姑舍是。
质诸家乘,明经以孝友处家,以谦逊处乡,德量宽洪,人不见喜怒之色,盖先生有得于经素矣。
惟明《书经》之敦叙,故修而为孝友之行;
惟明《易经》之谦恭,故修而为谦逊之行;
惟明《礼经》好恶之辟,故修而为喜愠不形之行。
不特此也,经不云乎,「君子以俭德避难」,是以有「家住乡庄深僻处,任是湖边属汉秦」之句。
经不云乎,「独寐寤宿,永矢弗告」,是以有「但向閒中消日月,岂知世上有兴亡」之句。
经不云乎,「吾不如老圃、老农」,是以有「园林满目,丘陇当门」之句。
经又不云乎,「饮酒燕乐,向晦入燕息」,是以有「醉乡眠芳草,归路送夕阳」之句。
经又不云乎,「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是以有「绎思斋中,畅情池上」之句。
经明而行修,岂独科第而已。
揭「明经」以颜其书堂,则远而六艺芳澜,近而燕翼贻谋,具在是矣。
祖宗以行修为明经之实,子孙亦以行修副明经之名。
春诵夏弦,必思瞬存而息养;
朝吟暮诵,必思昼为而宵得。
否则明经徒纸上语耳,何关于吾身哉!
猿惊山人之去,鹤叹城郭之非,壁中之科斗文字犹存,堂上之金石丝竹未咏,绎思以求诸心法,论义以稽诸家法,经明行修者初不以投簪阁笔为作辍,祖孙百世一日也。
黄卷中有圣贤,方册中有文武,云仍诜蛰可不率乃祖攸行?
壬寅正月,十三世孙次焱记。
孔颖达 北宋 · 张唐英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三○
孔颖达尝撰《周易正义》,又与马嘉运、赵乾协、苏德详等参详,以行于世。
观其发明三圣之旨,通贯万化之蕴,其亦深于《易》乎。
然于下《系》云:「案诸儒象卦制器,皆取卦之爻、象之体。
韩康伯之意,直取卦名,因以制器。
案上《系》云『制器者尚其象』,则取象不取名也。
韩氏乃取名不取象,于义未善。
今既遵韩氏之学,且依此释之」。
甚哉颖达之失!
圣人之道至深远,而学者不悟,故洪生硕儒为注疏,以启导后进,而使得其馀。
今韩氏既失于取象之义,己为《正义》,当为刊正指归,以为后人之师法;
奈何既知其失,不为剖析是非,又从而蹈其失哉!
夫「斲木为耜,揉木为耒」,盖取诸《益》。
《益》者,《震》下《巽》上。
《震》阳,木动也;
《巽》阴,木可揉也。
而揉以为耒耜之象,其动在下,耕田之象也。
而韩谓「制器致丰,以益万物」。
又「刳木为舟,剡木为楫」之象,而韩谓「乘理以散通也」。
「断木为杵,掘地为臼」,盖取《小过》。
《小过》者,《艮》下而《震》上。
《艮》,山也;
《震》,木也。
山止于下,木动于上,杵、臼之象,而韩谓「以小物济用」。
诸如此类,失者甚众,不可备举。
韩氏妄肆臆说,颖达又不发明其得失,诚可惜也。
类而推之,则圣人之旨皆可见矣,学者宜自求之(《历代名贤确论》卷七一。又见《宋代蜀文辑存》卷一二。)
之:原脱,据十三经注疏本《周易·系辞下》补。
药洲传经图为杨武提学 明 · 黄佐
杨子传经向何处,药洲烟水连云树。
六幕光涵九曜山,皓皓通明夜疑曙。
三城日出升朱霞,柏台萧椮闻乳鸦。
爱莲亭前宿露起,锦浪璚枝明雪花。
鹭飞飘忽丛霄上,雾滃青衿笑相向。
仓桹回应徵鼓声,表率门开见函丈。
抠趋谛听得心传,玄文妙义臻苍天。
春风沂水今在粤,说铃书肆胡为然。
老来却忆曾羁贯,崇正芝楣构南涧。
白莲池曲断仙湖,濂溪巍祠接河汉。
当年著书揭以图,芸芸万有生于无。
经纶宇宙只方寸,康成颖达皆皮肤。
巍祠迁向粤山麓,光霁犹凝满庭绿。
载道于今步后尘,时释生刍仰如玉。
洲前萍畔鹿呦呦,扬舲鼓楫行中流。
蛟龙会须雨下土,鹰鹗岂独淩清秋。
炼药刘郎竟何往,执梃去作降王长。
丹丘不见羽人来,留与儒仙日清赏。
儒仙杰出武山东,文江流水光如虹。
煌煌相业看接武,药洲草木生华风。
重卦之人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
孔颖达曰:「重卦之人,凡有四说:王辅嗣以为伏牺,郑康成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等以为文王
其言夏禹文王重卦者,按《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与《噬嗑》』,以此论之,不攻自破。
其言神农重卦,亦未为得。
今以诸文验之,案《说卦》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
凡言作者,创造之谓;
神农已后,便是述修,不可谓之作也。
则幽赞用,谓伏牺矣」。
又引《下系》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
即象《夬》卦而造书契,伏牺有书契,则有《夬》矣。
故今辅嗣以伏牺既画八卦,即自重为六十四,为得其实」。
君卿谨按:扬雄作《解难》,其辞曰:「伏牺之作《易》也,绵络天地,经以八卦,文王附六爻,孔子错其象而彖其辞,然后发天地之藏,定万物之基。」又《法言》述文王之渊懿,曰:「重《易》六爻,不亦渊乎!」司马迁云:「伏牺至纯厚,作《易》八卦。」又云:「西伯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班固亦云:「商周之际,在上位,逆天暴物,文王以诸侯顺命而行道,天人之占,可得而效,于是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安国云:「伏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又《系辞》云:「包牺氏之王天下也,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此经据灼然矣。辅嗣独摈诸家之说,孔颖达从而解之,殊不达《系辞》之大义。妄引「盖取诸《益》」之说,惑之甚矣。夫《易》曰:「天地设位,《易》行乎其中矣。」则是两仪定位,虽未有《易》之书,而《易》之道已著矣。若文王之前,虽卦象未备列,而古先圣人顺天地之道与物之宜,以垂立教,而得乎《易》之道,与卦义相契合者,已多矣。岂须先观卦象而后有为乎?原《系辞》之意,盖谓若神农为耒耜,得《易》《益》卦之义,若黄帝为弧矢,得《易》《暌》卦之象也。如曰不然,且《系辞》云:「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夫书契之作,始于伏牺,如颖达之见,则是未有书契之时,已先有此《夬》卦,后因观象而作为书契,何不思之甚也。又颖达既以文王为卦辞、周公为爻辞为然,如曰伏牺之时已重卦,则是但有六十四卦之名,卒无一言以明卦义,安所谓垂世立教哉?颖达又以《说卦》有作《易》重之文,谓非伏牺不得云作《易》。且伏牺画八卦,至于文王重之,而《易》道始成。故曰:「《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易》之兴也,其当商之末、周之盛德耶?当文王之事耶?」此其文王作《易》之明验,岂得谓非伏牺不得云作也。君卿以为伏牺画八卦,文王重而为六十四,复系之卦辞;周公文王之志,又系之爻辞;仲尼赞而为《彖》、《象》、《文言》,为得其实。两汉大儒扬雄司马迁孔安国班固,据《系辞》伏牺始作八卦之文,断然无疑矣。(《金氏文集》卷下。)/「重卦之人」以下原与上篇紧接。按此下文义与上文了不相属。细审其文,此「重卦之人」乃另一篇之题,与上篇《传易之家》正为姊妹之篇。盖《永乐大典》连抄,题与文混淆不清,四库馆臣辑出时又未能分辨,以致此误,今为析出。
易六日七分 宋 · 金君卿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二六、《永乐大典》卷二○六四八
《乾》《坤》二卦,天地阖辟,阴阳终始于其间,故曰:「《乾》《坤》,其《易》之门也」。
阳不得阴之助,不能任以生物;
阴不得阳之助,不能任以成物。
《乾》《坤》二卦,六阴六阳,天地盈虚消长之道,配于四时十二月,周而复始。
若夫《坤》之纯阴用事,十月之卦也。
上六阴极而阳复,故《乾》之初九,来居坤之初位,是为《复》䷗,此乾之一阳用事,十一月卦也。
以至于《乾》之九二,来居坤之二位,是为《临》䷒,此乾之二阳用事,十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三,来居坤之三位,是为《泰》䷊,此乾之三阳用事,正月卦也。
又《乾》之九四,来居坤之四位,是为《大壮》䷡,此乾之四阳用事,二月卦也。
又《乾》之九五,来居坤之五位,是为《复》䷪,此乾之五阳用事,三月卦也。
及夫《乾》之上九,来居坤之上位,而《夬》之上六,一阴为五阳决去,故六位纯阳复居于《乾》䷀。
此乾之纯阳用事,四月卦也。
《乾》之上九亢极矣,阳极则阴生,故《坤》之初六,来居乾之初位,是为《姤》䷫,此乾之一阴用事,五月卦也。
以至于《坤》之六二,来居乾之二位,是为《复》䷠,此坤之二阴用事,六月卦也。
又《坤》之六三来居乾之三位,是为《否》䷋,此坤之下体三阴用事,七月卦也。
又《坤》之六四,来居乾之四位,是为《观》䷓,此坤之四阴用事,八月卦也。
《坤》之六五,来居乾之五位,是为《剥》䷖,此坤之五阴用事,九月卦也。
《坤》之上六,来居剥之上位,是一阳剥落也,故六位纯阴,复居于《坤》䷁,《坤》之上六用事者,十月卦也。
阴极则阳来,故复归于《乾》。
观《乾》《坤》六爻之动,则十二月阴阳代谢之功毕矣。
《复》一阳生,故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临》二阳生,故曰刚浸而长也。
《姤》一阴生,故曰柔遇刚也。
一阴之来,小人之道亨,故变《复》而为《姤》。
《遁》二阴生,故曰浸而长也。
二阴之长,君子之道消,故变《临》而为《姤》。
《夬》五阳并进,上一阴将陨,众阳之盛,君子之道亨。
以刚夬柔,故变《剥》而云《夬》。
夬,决也。
刚决柔也,利有攸往,刚长乃终也。
《剥》五阴并进,上一阳将落,而众阴之盛,小人之道亨。
然柔不能以决刚,而刚自陨,故变《夬》为《剥》。
《易》曰:「剥,剥也。
柔变刚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观夫阴阳相生,刚柔迭用,四时之所变化,万物之所终始,莫不备于斯矣。
《复》卦云:「七日来复」。
或者谓:「日当为月」。
言自五月阳剥而阴长,以至于十一月一阳生是七月而来复也明矣。
辅嗣但云:「来复者七日」。
诸儒妄为异端,引《易》六日七分之说。
六日七分之说,以谓一日八十分,一卦之内,六爻主六日而足,馀七分耳。
即当概举六日而言之,不当云七日也。
又况六十四卦,以每卦管六日,即当有三百八十四日。
又每卦益之以七分,计有四百四十八分,得五日馀四十八分,总其数,当有三百八十九日,馀四十八分,则当期之数缪矣。
说者无所依按,故妄《震》《离》《兑》《坎》为四方之卦,独不系于日。
又妄云《震》《离》《兑》《坎》,二至二分用事之日,既云用事之日,岂得不系于日?
且《乾》《坤》于八卦为父母,为天地万物之祖,何为亦只主六日七分之数?
如是,则一岁四时之中,《乾》《坤》所主者,十二日一十四分尔。
《乾》《坤》二卦之用,于天地四时之功,何其小也?
孔颖达云:「《剥》卦阳气之尽在于九月之末,十月当乾坤用事。
《坤》卦有六七分,《坤》卦之尽,则《复》卦阳来,是从《剥》至阳《复》。
隔《坤》之一卦,六日七分,举成数言之,故辅嗣七日也」。
颖达所论,何不思之甚也!
夫自五月《坤》之初六一阴用事,至于十月《坤》之上六纯阴用事,是《坤》之六爻于一岁中主六月矣。
设只以十月纯阴用事言之,则一月三十日,又岂可云「七日而复也」?
设以六日七分之说为然,既云一卦主六日七分,则十月一月已隔五卦,非只《坤》之一卦明矣。
如以日推之,即《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百四十有四,凡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
则是三百六十日,《乾》《坤》二卦之策已备矣。
卦主六日七分者,汉之《易》家皆无此说。
惟京生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候风雨寒温,言灾变之术,固已妄矣,非圣人设卦垂教之本意也。
易议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八、《洺水集》卷六
《易》有君子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凡十三卦之制器,如神农之耒耜,黄帝尧舜氏之衣裳,无非以象而制之者也。
若夫生著立龟,兴神物以前民用者,皆占也。
然则器也,占也,万世之用备矣,毋俟乎有言也。
惟言与动,则君子之言行,有国之政令,枢机之所关,理乱之所由,天道日新,世变无穷,悉寓于三百八十四爻之中。
所以先哲之言《易》者,独于言、动加详焉。
盖为人君而不知《易》,则太平何自而可致;
为人臣而不知《易》,则德业何由而可成?
呜呼,作《易》之圣人,岂徒以知《易》望天下哉,正以用《易》期来世耳。
曰「乾元用九」,曰「王用三驱」,曰「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曰「利用建侯行师」,曰「利用涉大川」,谆谆然无非以用诏天下万世。
虽然,是特发凡耳,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者又当知触类之学也夫!
《易》之为书,一名而三义具焉:曰简易,以言其德也;
曰变易,以言其气也;
曰不易,以言其位也。
曰德,曰气,曰位,名虽不同,要皆所以为道也。
若昔圣人,阐先天之学而成后天之书,凡所以斡旋元化,昭融天理,纪纲人事,罔不备具。
使为人君者得之,则可以宰制宇宙,酬酢神明,天地以之时叙,民物以之顺成
为人臣者得之,则可以辅相弥缝,弼成万化,进则尽忠正之节,退则全廉靖之风。
修身者得之,则尽心养性,不流于虚无。
遁世者得之,则乐天知命,不沮于忧患。
是故载之于简编,则无非实理,施之于日用,则皆有成效。
而后世学者乃率以空虚恍惚言之,流弊之极,至于沦为异端。
嘻,可惧也!
故不思龙出于河而八卦宣其象,麟伤于泽而十翼覃其用,繇三皇历五帝,至于夏商周,而后其书始克大备。
商瞿子木实受吾夫子之传,其后浸大,以至于西都之王、服、京、田王同服生京房田王孙。),东都之荀、刘、马、郑荀爽刘表马融郑玄。),更相祖述,源流不绝。
至于魏之王弼,集诸家之善,得圣人之意,故其注至于今不废。
是以江右诸儒,并传其学,河北学者,莫能及之。
惜乎江南义疏十有馀家,舛其本真,流为释氏,所以重发贞观间孔颖达之叹也。
虽然,《易》之为道,吾既闻之矣,《易》作于伏羲也,而乃以周言之,何哉?
尝观《易》赞,以为曰《连山》,商曰《归藏》,周曰《周易》。
《连山》以《艮》为首,象山之出云,连而不绝也。
《归藏》以《坤》为首,象地之包藏万物也。
《周易》以乾为首,言其道之周普,无所不备也。
兹一说也。
而《世谱》等书,则又曰神农之号一曰连山氏,亦曰列山氏
黄帝之号一曰归藏氏。
然则《连山》、《归藏》,并以代名,则《周易》以周称,岂非《易》成于文王,故题周以别商耶?
此《易纬》所以亦言因代以题周也欤?
虽然,《易》之名,吾得而闻之矣,然则《易》果孰作,又果孰成之耶?
尝观《礼纬含文嘉》曰:「伏羲德合上下,故天应以鸟兽草木,地应以河图洛书,伏羲则而象之,乃作八卦」。
孔安国、马融、姚信、王肃皆以为然,无复异说。
至于重《易》之人,则诸儒之说不胜其异,王辅嗣之徒以为伏羲,郑玄之徒以为神农,孙盛以为夏禹,史迁以为文王
其言夏禹、文王重卦者,孔颖达以为考诸《系辞》,神农之时已有,盖取诸《益》,取诸《噬嗑》之事,由是言之,其说不攻而自破。
至于言神农重卦者,亦未为得,何者?
《易》之下《系》又曰:「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盖取诸《益」》。
孔安国《尚书序》曰「伏羲造书契」,则是伏羲固已象《夬》而作书契矣,又安得神农重卦而后有《夬》哉?
故重卦之人,王弼以为伏羲,而孔颖达亦以王弼之说为是。
然则伏羲制卦,文王系辞,夫子翼《易》,所谓人更三圣,其为灼灼无疑矣。
至于由三画而八卦,自八卦而六位,阴阳刚柔之理,上下承乘之象,所以广大精微,与天地并,而三圣人之所以尽心垂世者,俟入经随卦言之,此不悉具。
姑陈大端若是,以与诸君共讲明焉。
《易》何为而作乎?
曰有忧也。
何忧乎?
忧是道之不明也。
《易》何为而重且翼乎?
曰有忧也。
何忧乎?
忧是道之不行也。
然则于何而见之?
曰:虑是道之不明者,其辞简而严;
忧是道之不行者,其辞详而尽。
学者平其心,定其虑,取圣人之辞而玩之,则圣人之心瞭然矣。
《易》曰「伏羲氏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伏羲氏之心主于明道乎?
是故三画之学,寂寥简短,而天人之蕴悉备无遗,此明道之体当然也。
至于文王、夫子之时,则商贤圣之君久矣不作,礼废乐坏,道孤无主,文王忧之,故与闳夭、太颠、太公望、散宜生之徒讲明体察,断然取《易》而重之。
其后文、武、成、康之君,相继而作,而又相之以周公、召公、毕公、君陈,然后世变风移,道洽政治,斯道得以大明。
至夫子之时,则王迹浸熄,诗声日微,而是道又绝而不行矣。
夫子环视当世之士,如长沮桀溺,傲世绝物,既不可与共斯道,独得一老聃、彭祖而与之周旋。
蓝田吕氏谓老聃、彭祖皆殷周之老成人,计其得于殷周盛时,耳目所接,渊源所渐,所谓见而知之者固甚不浅。
而吾夫子亦曰「我老彭」,所以见其尊且信之意尤为拳拳也。
独夫子犹以为未也,于是周流列国,萃天下之士而与之游。
凡天理人情事物之变故,悉以身体之,至晚年而后十翼出焉,故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
有如十三卦之说,历叙神农氏之所以用《益》、用《噬嗑》,黄帝尧舜氏之所以用《乾》、《坤》、用《涣》、用《随》,此言人君之用《易》而在上者。
又言箕子用晦,颜子之用复,此君子之用《易》而在下者。
曰「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曰「苟非其人道不虚行」,其辞详,其指深,所以望当时至矣。
而当世之君未有能用之者,徒能私淑其徒而已矣。
按前史,商瞿子木亲受《易》于圣人,自是而后,传授不绝。
至于东、西都之士,然后以至于王弼不得其真也,而亦以注显。
虽然,商瞿子木以后所谓传授不绝者,《易》之辞尔。
至于当时高弟,如曾、颜、冉、雍、子思、孟轲之后,所谓得之于心,行之于身。
今其遗书,如曾子十篇,如《中庸》,如孟轲之书,卓然足以为《易》之羽翼者,非史臣之所知也。
自秦而后,更汉历唐,千百馀年间不惟上之人无有用此《易》者,然自王弼以后,以至于唐下之人,亦莫有传此《易》者。
江南义疏祖尚虚无,盖至于唐仅得一孔颖达辨析音义,颇为当时所宗。
然至于圣贤用心,斯道大统,彼固未之深及也。
宋兴百年,名儒辈出,胡安定得其用也,邵康节得其数也,程明道伊川得其理也,周濂溪得其体也,张横渠得其用也,然后《易》之道遂大明于天下。
善乎,孔颖达之论曰:「圣人仰观俯察,象天地而育群生,雨施云行,效四时而生万物。
若行之而顺,则两仪序而百物和;
若行之以逆,则六位倾而五行乱」。
详味斯言,则《易》果将有用乎,抑亦徒作之而已乎?
圣人于《乾》发明为君之德者惟在刚健中正、自强不息,于《坤》发明为臣之义者惟在于直方正大至明。
九卦之序,则上至天子,下至庶人,凡以之尽心养性、修身齐家之道无所不备焉。
使人君而用《乾》之义,则天德行刚健,威权不至于下移,纪纲不至于废坏。
使为人臣而用《坤》之义,则敬以直内,决无有所谓谀说而欺君者;
义以方外,决无有所谓嗜进而苟得者。
为士君子而用九卦之义,则《履》以和行,《谦》以制礼,《损》以窒欲,《困》以处穷,《益》以裕德。
必如是,然后可以谓之用《易》,而《易》之道行矣。
国家开设学校,建立儒官,凡月之朔必使之登席讲书,岂徒为文具哉?
讲之而不明弗措也,明之而不行弗措也,如其讲之而不求其知,知之而不求其行,则又何以讲为哉!
吾侪小人,眇然其形,蠢蠢林林,杂在万类之中,饥而欲食,渴而欲饮,亦何以异于凡百有生之类哉?
而其所以师友千载,陶冶万物,卓然自离于林林蠢蠢之中者,惟曰礼义廉耻而已耳、名节风操而已耳。
不然,一日舍是,则孟子所谓异于庶物者几希矣,可不畏哉,可不谨哉!
朋友有志于《易》者,幸相与讲明而体察,自夫用九卦之义以尽士君子之操,他时推之事君,则必能尽《坤》之义,以为名世之臣,亦在勉之而已。
识者将于此乎观焉。
尚书序讲义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九、《洺水集》卷七
书》记言,古右史之策也。
管仲有云:古之登封者皆刻石纪号。
字有彫毁,孔子睹而不识,至记其登封之君则以无怀氏为首。
然则伏羲以前,固有字画,特未以之教民尔。
伏羲氏出,书契始作,文字浸兴,是故三皇之书谓之三坟,五帝之书谓之五典。
坟言大也,典言常也。
《周官》小史掌三皇五帝之书。
楚灵王倚相能读坟典。
然则皇坟帝典固已粲然。
吾夫子笃生晚周,得古书三千馀篇,于是悉力整汇,删除繁冗,如班固谓于古今书外又有《周书》七十一篇,刘向亦云此周时号令也。
以至先儒谓许行所指神农之言,与夫阴阳医方所黄帝之说,凡若是类悉删不录,以定为百篇。
盖勋华揖逊而典谟兴,汤武革命而誓诰作,此盖世道纲维,而吾夫子定《书》所执以为依据者。
秦法日急,仇视圣经,孔安国之祖子襄收其家书,藏之屋壁。
汉至孝文,有意复古,诏求治《尚书》者,闻济南伏生胜,故秦时博士,召不能起,亟遣晁错受业焉,才得《泰誓》以前二十馀篇尔。
鲁有共王,闻遗音于升堂之顷,乃尽得科斗书焉。
科斗苍颉古文体也,周用之。
至秦更为八体,其一曰隶,以科斗之体而定今文之隶,于是为二十九篇,然犹未有传也。
安国作训诂而义以明。
书既成,会有巫蛊事。
隋唐以来。
其传浸显。
贞观中孔颖达为之作《正义》,而后《书》之义益无馀蕴矣。
《书》之源委大略如此。
虽然,学者诚能知天道人治立于帝尧,故圣人以《尧典》为始;
悔过用贤,治道根本,故圣人以《秦誓》为终。
以其大纲大领者推为致君济民之,则古文训诂传授如区区前所陈者,皆筌蹄刍狗也。
观《书》者必有考于斯。
舜典讲义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八九、《洺水集》卷七
天下大物也,尧无故而予之舜,舜无故而受之尧,人顾不震且骇哉!
今观《舜典》一篇,载舜之事亦多矣。
孔子叙《书》,不言其他,而以「历试诸难」一语断之。
吁!
孔子,足以察尧之心矣。
且尧非不知四岳之不足禅也而逊之,岳非不知舜之可举也而隐之,何也?
盖以天下而与庶人,古无是事也。
故尧之逊必自四岳始,岳必不敢当也。
尧始示其意,曰「明明扬侧陋」,四岳知尧之意不间乎庶人也,故始言「有鳏在下曰舜」。
然则尧之属意于舜也久矣,而岂在师锡之后哉!
然犹以诸难试之,所以暴舜之德于天下,使人人见之,人人知之,而后天下可以无一人之异议。
谓夫治道之本莫先乎人伦也,故首命之徽典;
百官之任莫重于宰相也,故次命之宅揆;
礼典之行莫始乎朝廷也,故次命之宾四门;
天地百神莫难于主祭也,故又纳之于大麓。
凡天下之所谓难者悉以授舜,舜亦以身任之。
徽典而人从,居揆而事叙,宾四门而穆穆,是人受之也。
纳于大麓而烈风雷雨弗迷,是天受之也。
天受之,人受之,然后在尧可以无虑,在舜可以无愧矣。
舜自即政之后,齐七政,类上帝,巡四岳以观风,朝群牧以考政,制车服以劝功,明典刑以威恶,命伯以典礼,命夔以典乐,以至百工之事、治水之事、川泽林衡之官,各有纪叙,森然不可乱。
凡尧之有所待而未及为者,舜悉为之;
尧之已为而未备者,舜则备之。
刑赏既立,礼乐既彰,然后益信尧为天下得人矣。
舜之施设虽不止此,要其出治之本原,则不过乎此,毋庸多论。
至于始终大概,则有不可不言者,请因先儒之论而发明之。
夫子序《舜典》曰:「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
孟子又曰:「舜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又曰:「饭糗茹草,若将终身」。
则知舜之在当时一匹夫尔。
而《帝系》等书以为颛帝生穷蝉,穷蝉生敬康敬康生句芒,句芒生蟜牛,蟜牛生瞽瞍瞽瞍生舜。
史迁亦以为尧为黄帝之孙、舜为黄帝八世之孙。
孔颖达引左氏之言,以为至瞽瞍其国乃除。
信斯言也,则自瞽瞍而上,皆有国邑以相传袭,何可谓之侧微?
不然,左氏所记梼杌饕餮之徒,亦必纪其为帝王之系,何独瞽瞍莫有记其所自来者哉!
孔孟之言信而有證,则舜之始可以无疑者矣。
说者又谓舜巡守南方,至苍梧而不返。
唐韩愈固以为不然,然未有以孟子之言为證者。
孟子之言曰: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
鸣条在河北,而苍梧岭南,地理辽绝如此,此不然一也。
且舜既禅位,则禹为君矣,巡守之事于舜何预?
此不然二也。
使舜而果南巡,则至于霍山之去苍梧,尚千馀里,胡为巡守讫事,乃复遍历遐陬乎?
此不然三也。
先儒之论明白如此,学者尚何疑焉?
古周易自序 宋 · 吴仁杰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一七、《经义考》卷三○、《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二、《古周易》(通志堂经解本)
《易》与天地并,未有文字,已有此书。
自伏羲画八卦,以贞悔之象重之为六十四,时则有卦有象而无辞。
始卦之重,占以定体,文王作彖,总论其义,谓卦不足以尽吉凶之变,乃附著变爻及覆卦之画以演其占,时则有彖有爻而未有爻辞。
周公继之,于爻画覆卦之下皆系辞焉,而《易》上下篇之文始备。
孔子承三圣,为十翼以赞易道,《彖》、《象》、《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是也,谓之《易传》。
《彖》、《象》、《系辞》,夫子所自著也,《文言》以下,弟子记夫子之言也。
按汲冢书,有《周易》上下篇而无《彖》、《象》、《系辞》。
陆德明释孔壁所得古文,传为十翼而不言经。
然则十翼之作,其初自为篇简,不与《易经》相属,此冢、壁之藏所以各得其一欤?
汉田何之《易》,其传出于孔氏,上下经、十翼离为十二篇,而解者自为章句,此古经也。
又有费直《易》,亡章句,《崇文总目》序云:「以《彖》、《象》、《文言》杂入卦中者,自费氏始」。
郑康成《易》,以《文言》、《说卦》、《序卦》合为一卷,则《文言》杂入卦中,康成犹未尔,非自费直始也。
本传云徒以《彖》、《象》、《系辞》十篇之言解说上下二经,盖解经但用《彖》、《象》、《系辞》,《汉书》本误,以「之言」字为「文言」耳。
十篇云者,史举其凡。
直之学似于每卦之后列《彖》、《象》、《系辞》,去其篇第之目而冠「传」字以总之,正如杜元凯《春秋》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而经自经传自传也。
然《彖》、《象》、《系辞》之名,一没不复,汩乱古经,则始于此。
刘向尝以中古文校施、孟、梁丘经,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费氏经与古文同,由是诸家之学寖微于汉末而费氏独兴。
康成因之,遂省六爻之画与覆卦之画,移下上体于卦画之下而以卦名次之,移初九至用九之文而加之爻辞之上,又以彖象合之于经而加「彖曰」、「象曰」之文。
王弼《易》、《乾卦》自文言以前则故郑氏本也。
高贵乡公淳于俊问对观之,于时康成所注虽合《彖》、《象》于经,而所谓《彖》、《象》不连经文者犹在。
王弼注《易》,用康成之本,谓孔子赞爻之辞本以释经,宜相附近,及各附当爻,每爻加「象曰」以别之,谓之「小象」,又取《文言》附于《乾》、《坤》二卦,加「文言曰」三字于首。
若《说卦》等篇,则仍其旧,别自为卷,总曰「系辞」。
自是世儒知有《易》,而不知有所谓古经矣。
原三家之学,初欲学者寻省易了,日趋于简便,而末流之弊,学者遂废古经,使后世不见此书之纯全与圣人述作之本意,可胜叹哉!
然则天下之事,务趋于简便者,其弊每如此,可为作俑者之戒也。
《隋经籍志》序,谓秦焚书,《易》以卜筮独存,唯失《说卦》三篇,后河内女子得之。
按今《说卦》乃止一篇,故先儒疑《易》文亦有亡者,不得为全书。
又《说卦》之文每及于《彖》、《象》、《系辞》,必以圣人称之,先儒谓此非虙牺、文王、周公之作,然十翼之书,复有所谓《彖》、《象》、《系辞》,其名相乱,学者疑焉。
仁杰案,史称孔子晚而好《易》,读之韦编三绝而为之传。
颜师古曰传谓《彖》、《象》、《系辞》之属,则知伏羲、文王、周公之作固曰《彖》、《象》、《系辞》,而十翼所谓《彖》、《象》、《系辞》,乃其传也。
费氏本有「传」字,故王弼于每卷必以首卦配传名之。
《音义》释上经《乾》传云,传谓夫子十翼;
又释《系辞上》云,王肃本《系辞上》传。
由此言之,十翼所谓《彖》、《象》、《系辞》,本不与伏羲、文王、周公之名相乱,古经盖曰《彖传》、《象传》、《系辞传》也。
今《易》指孔子象辞为大象,而以释爻辞之文为小象者。
案《易》固有大小之象焉,大象指八卦八物之象,所谓八卦以象告,立象以尽意,如乾为天、震为雷之类。
《说卦》载帝出乎震至成言乎艮,苏文忠公谓古有是说,孔子从而释之者,是已。
小象指六十四卦八物相配之象,所谓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八卦成列,象在其中,如雷在天上大壮之类,孔子所著《象传》是已。
然则今大象当曰《象传》,小象乃孔子所以释爻辞者,当曰《系辞传》也。
孔子释爻辞之文谓之《系辞传》,则周公爻辞曰《系辞》可矣。
欧阳公曰:「系者,有所系之谓也,故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
言其为辞,各联属其一爻者也」。
是则孔子专指爻辞为《系辞》。
苏文忠亦谓以上下系为系辞,则失之矣。
孔颖达以为系辞通指卦爻之辞言之,不专指爻辞,是不然。
按《说卦》言系辞者六:其一曰:「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此不待言而明者。
其一曰:「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
此历三圣之作,象谓伏羲六十四卦之象,卦系谓文王、周公彖辞、系辞也。
其一曰:「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系辞焉而命之,动在其中」。
龚深甫侍郎云系辞焉而命之,所以明爻也。
其一曰:「易有四象,所以示也,系辞焉所以告也」。
《正义》曰:「四象谓七八九六」。
案七八即爻之不变者,九六即爻之变者,然则此章所指亦爻辞也。
其一曰:「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
言设卦所以观象,系辞所以明吉凶云尔。
卦谓彖辞,系谓爻辞,故曰彖者言乎象,爻者言乎变。
又曰:「齐小大者存乎卦,辨吉凶者存乎辞」。
凡此皆互见其义,或以彖对爻,或以卦对辞。
曰卦曰彖云者,皆指夫卦辞也;
曰爻曰辞云者,皆指夫爻辞也。
简言之,则曰卦、曰彖、曰爻、曰辞;
详言之,则卦曰彖辞、爻曰系辞,截然有不可紊者。
不然,卦辞既曰彖矣,安得复以系辞名之?
《说卦》凡以卦与辞二文相对。
韩康伯、苏文忠皆曰:辞,爻辞也。
杨元素侍读亦谓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又曰系辞焉所以告也,盖指周公之所为爻辞。
以《说卦》本旨及韩、苏、龚、杨之言参之,谓系辞非专指爻辞可不可耶?
虽然,谓爻辞为《系辞》,谓小象为《系辞传》,则今所谓上下系者,复何名哉?
或曰二《系》当谓之《说卦》,与今《说卦》通为三篇,诸儒既以系辞传为小象,而上下系之名无所归,故取《说卦》前两篇名之,其实本《说卦》也。
欧阳公谓今《系辞》之文杂论《易》之诸卦,其辞非有所系,不得谓之系辞。
叶少蕴左丞亦曰:「太史公引『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为《易大传》,则汉诸儒固未尝以今两篇为《系辞》,斯其为《说卦》也审矣」。
太史公以两篇为《大传》者,盖十翼皆谓之《易传》,而汉之《易》师杨何之属又著《易传》行于世,太史公受《易》于杨何,谓《说卦》之文为《大传》者,以别杨何之徒所谓传耳。
今《诗序》一名《诗大传》,亦以别毛公故训传故也。
郑东卿论《说卦》出汉宣时,而汉宣之前儒者亦多引援,岂秦火之后易家秘此而不轻传也?
太史公周行天下,多见先秦古书,此三篇之文虽未献于孝宣之时,固已先众人而见之矣。
《世家》不云乎,「孔子晚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此其證也。
先儒以为序之,系之,说之,文之,于义未允,此谓序《易》及《彖传》、《象传》、《系传》、《文言》、《说卦》也。
或者又谓圣人之书不当舍经称传,案《易音义》云:经者,常也,法也。
传以传述为义,经之为经,以其可为万世之常法,传则述前人之作,如是而已,非必尊经而卑传。
十翼之文,述而不作,其体传也,其言经也,岂害其为圣人之书乎?
况史称孔子读《易》而为之传,则传也者,夫子所自名,非后人名之也。
夫如此,谓十翼《彖》、《象》、《系辞》为《彖传》、《象传》、《系辞传》,复何疑哉!
以《易》考之,䷀者,伏羲之卦也;
「元亨利贞」者,文王之彖也;
曰「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以下,此孔子所述彖之传也。
内卦☰,外卦☰者,伏羲卦中贞悔之象也;
曰「乾下乾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者,孔子所述象之传也。
一者,文王于卦外所演变爻之画也;
「潜龙勿用」者,周公系爻之辞也;
曰「初九,潜龙勿用,阳在下也」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者,文王所演覆卦之画也,曰「见群龙无首吉」者,周公之系辞也,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者,孔子所述系辞之传也。
象述伏羲,彖述文王,系辞述周公,而象在彖后者,颖达谓当繇彖详而象略,疑不专为是。
孔子所述,其肯先文王乎?
又十翼之次,先儒所论亦有多家。
颖达独取郑氏之说,云《上彖》、《下彖》、《上象》、《下象》、《上系》《、下系》、《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其说谓经分上下,则《彖》、《象》亦当随经而分,不知经为上下篇,以古者简重大故尔,若谓《彖》、《象》当随经而分,《序卦》何以不分耶?
胡秘监以《彖》、《大象》、《小象》、《上系》、《下系》《、乾文言》、《坤文言》、《说卦》、《序卦》、《杂卦》为十篇,胡安定易之曰《上彖》一、《下彖》二、《大象》三、《小象》四、《文言》五《、上系》六、《下系》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文言》既不当离而为二,至以二《系》居《文言》之后,《说卦》之前,亦恐非其序矣。
仁杰谓十翼《彖传》也,《象传》也,《系辞》上、下传也,《文言》也,《说卦》上、中、下也,《序卦》也,《杂卦》也,并上、下经,是为十二篇。
上经、下经之目本之费直、孟喜,《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之文本之王肃,《彖》、《象》、《系辞》、《文言》之次本之《艺文志》,而《说卦》之为三篇则河内女子所得之数也。
其篇第在古如此,而费、郑以来汩之。
呜呼,维天未丧斯文,故厄于秦而独不废,后世犹疑其非全书?
其失在传注之家以传参杂于经而然也。
费、郑、王《易》本各一卦列于右方,用见经传参杂源流之所自。
易筮之法,揲蓍求爻,重爻为卦,所画者卦耳。
如下体画☷,上体画曲,是为䷓卦。
从其变爻所之,六四爻变则为䷋卦,是筮者止当画卦而已也,何以名为
《左氏春秋传》既画卦曰遇䷓之䷋,又载卦名曰《观》、《否》。
杨子云有言:观《易》者见其卦而名之,观《太玄》者数其画而定之,以卦即其名也。
今画卦而又名焉,亦已近赘,《左氏》盖两存之。
《正义》谓丘明不画卦,今书有画卦者,后学私画以备忘耳。
是未知卦在所当画而名为可略也。
六十四卦,卦为六位,而《乾》、《坤》于六位之外又有用九、用六之爻。
《左传》正义云:《乾》六爻皆阳,《坤》六爻皆阴,其爻既纯,别总其用而为之辞。
此说未为失之,顾圣人设此爻于六位之外,用以为占,要当有所归宿耳,非可但以虚辞解也。
子云曰:《易》始八卦,文王六十四;
淮南书》曰:伏羲六十四变,周室增以六爻。
帝王世纪》曰:文王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
文王所演非今六十四卦,焦赣所谓每卦变六十四卦,而六十四卦变四千九十六卦者也。
盖伏羲以一卦重之为八卦,极其变而为六十有四,文王以一卦演之为六十四卦,极其变而为四千九十有六,此所以伏羲八卦而为文王六十四也。
所增之爻,其九六则卦外六爻之画,在《乾》为初九至上九,爻之变者也;
七八则覆卦之画,在《乾》为用九,爻之不变者也。
或以卦外爻画为疑,案《说卦》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
《正义》谓「既观变立卦,又就卦发动挥散,于刚柔两画而生变动之爻」,则卦外别生变爻明矣。
下文「易六画而成卦」,又曰「易六位而成章」,犹此意也。
张汝明《易索》云:六画成卦,重卦也;
六画成章,变卦也。
重卦指虙牺,变卦指文王
春秋蔡墨诸人易虽不筮,亦以变爻为言,如《乾》之初九、用九,则云「在乾之姤曰潜龙勿用」。
其《坤》曰「见群龙无首」,初九各爻之变,而用九总六爻之变,所谓变卦者也。
伏羲重一卦为八卦者,以《乾》卦例之:☰为内卦,重三成六,重之以☷则为《泰》,重之以☳则为《大壮》,得曲而为《小畜》,得☵而为《需》,得☲而为《大有》,得☶而为《大畜》,得☱而为《需》,复得本卦为《乾》。
刘牧论八八之变曰:四营成易,十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以成六十四。
其说谓《姤》、《易》、《否》、《观《、》剥》、《晋》、《大有》七卦由《乾》而出,并《乾》为八。
案伏羲重八卦,以卦之全体而重;
文王演六十四卦,以爻之积画而演,刘所论盖占筮之法。
八纯卦自一世至五世,而次之以游魂、归魂者也,此七卦其以积画变者六,以全体变者一,岂得为重卦本体,刘说误矣。
文王演一卦为六十四者,以《乾》卦例之:其一爻动而变他卦者六,初九变而为《姤》、九二变而为《同人》、九三为《履》、九四为《小畜》、九五为《大有》、上九为《夬》,其两爻动而变他卦者,由《遁》而下为十有五卦,三爻动者由《否》而下为二十卦,四爻动者由《观》而下为十五卦,五爻动者由《剥》而下为六卦,六爻皆动者一,是为《坤》,六爻皆不动者一,是为《乾》。
凡变他卦者六十有三,而不变者一。
案伏羲画卦以定体为占,故《乾》复为《乾》而无所事变。
文王作《易》,名以变为义,占以变为法,道以变动,不居为体,无往而非变也。
若六爻不动而但为本卦,不可谓之变,此不谓之变则每卦所变止于六十有三,其究才四千三十二卦,安得如上所云者哉?
仁杰案卦遇六爻不动,当覆而占之,覆者从上倒覆而下,是亦一变也。
如《剥》六爻不动,覆而占之,其卦为《复》。
子曰「穷上反下,故受之以复」,又曰「上下无常」。
《正义》谓《剥》穷上位之极,又下来居于初。
此以《覆》卦论也。
朱子发翰林论《易》变,亦知《剥》之上九穷而反初,乃成《复》卦,第未深考《覆》卦之变耳。
《覆》卦大抵相反而相为,往来不穷之地。
《剥》之为《复》,曰「七日来复,天行也,利有攸往,刚长也」。
《复》覆之为《剥》,则曰「君子尚消息盈虚,天行也,不利有攸往,小人长也」。
七日来复者,由《剥》六爻至《复》之初爻凡七易,以爻主一日也。
举隅而言,阳七日而复则由《复》六爻至《剥》之初爻,亦七日而《剥》矣。
辰以子午分阴阳,自子至午,自午至子,皆七日,故两卦互以天行为言,盖物极则反,刚长之极,其势必至于剥,而小人道长之极,亦未尝不复天之道也。
《复》极则《剥》,《剥》极则《复》,两卦相循,如环无端,以一消一息,一盈一虚,往来而不穷。
凡卦之否泰损益、《杂卦》所论或乐或忧,或与或求,起止伏见,新故久速之理,无不尽然。
以至日月寒暑之推移,吉凶祸福之倚伏,与夫死生出入,神奇臭腐之变化,始而终,终而始者,不外乎此。
伊川先生蔽之以一言,曰「《易》中止是言反覆往来上下」,所以发千载之秘以悟后学者多矣。
康成不知覆卦之画与正卦异也,而辄去之,代以用九、用六之文,而覆卦泯矣。
《易》有覆卦、对卦二体,六爻皆动则占对卦,六爻皆不动则占覆卦,其用不同。
对卦亦谓之变卦,《正义》曰:六十四卦,卦卦相偶,非覆即变。
覆者,表里视之,遂成两卦,《屯》、《蒙》、《需》《、讼》、《师》、《比》之类是也;
变者,反覆惟成一卦,则变以对之,《乾》、《坤》、《离》、《坎》《、大过》、《颐》、《中孚》、《小过》是也。
案六十四卦皆有对有覆,今分五十六卦为覆,八卦为对,未之尽也。
以二二相偶言之则可尔。
五十六卦固自有对卦之体,而八卦亦未尝无覆卦之体也。
王辅嗣曰:「卦者,时也。
时有否泰,用有行藏。
一时之制,可反而用也;
一时之吉,可反而凶也。
故卦以反对」。
然知覆卦反对而已,元不知覆卦之用。
夫《易》穷则变,变则通。
爻自初而至上,卦之穷也,筮焉而皆遇;
七八占之穷也,不有以变而通之,将若之何?
圣人为是设覆卦,与六爻通之为七。
上爻处卦穷之地,则以是变而之初爻。
六爻皆遇,七八不动,则以是变而之九六。
观五十六卦覆之而成两卦,则以偶相比;
八卦覆之,惟成一卦,则各居其所焉。
圣人之意,殆非偶然者矣。
邵康节以《乾》、《坤》、《离》、《坎》《、大过》、《颐》、《中孚》、《小过》为不可易,盖五十六卦覆之则变它卦,惟此八卦覆之不失本卦之体,此其与诸卦异而不可易者也。
伏羲画卦八,此有《乾》、《坤》、《离》、《坎》,而《震》、《艮》、《巽》、《兑》不与焉者,案八纯卦固有对覆存乎其间,《震》、《艮》、《巽》、《兑》覆之亦成两卦,《乾》、《坤》、《离》、《坎》覆之亦惟成一卦,故康节谓八卦之象不易者四,重卦之象不易者八。
然《震》、《艮》、《巽》、《兑》非不与乎此,《颐》、《小过》、《震》、《艮》之寓也,《中孚》、《大过》、《巽》、《兑》之寓也。
先儒谓初画八卦,设奇偶两画以象阴阳,又曰六十四卦皆从《乾》、《坤》而来,凡奇皆《乾》而凡偶皆《坤》也。
用是知《离》、《坎》以下六卦之体,覆正若一,与《乾》、《坤》等,而九六之用独见于二卦者,以《乾》、《坤》奇偶之画足以包六十二卦,而六阴六阳之画纯一不驳,亦六卦之所无也。
此两卦六爻皆遇七则覆卦,而以用九占之;
皆遇八则覆卦,而以用六占之。
《离》、《坎》以下六爻皆遇七八,亦以覆卦为占,六卦非纯画也,六位之外无他爻,则各占其卦下之辞。
至若五十六卦,《屯》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蒙》,《蒙》六爻皆遇七八则覆而占《屯》,他卦仿此占焉。
夫六爻不动而以覆体为占,始于《乾》,终于《未济》,诸卦之所同也。
如此而后,一卦之变可以为六十四,而六十四卦之变可以为四千九十六矣。
刘梦得曰:筮为《乾》者常遇七,斯得《乾》矣;
筮为《坤》者常遇八,斯得《坤》矣。
沈存中曰:惟动则有占,不动则无眹。
今人以《易》筮者,虽不动亦引爻辞断之。
《易》中但有九六,既不动则是七八,安得用九六爻辞,岂亦未悟覆卦之变耶?
覆卦六十四,专为七八爻设,夫使六爻皆七八而终于不动,非《易》穷则变之旨也。
《列禦寇》曰:「易变而为一,一变而为七,七变而为九。
九者,究也,乃复变而为一」。
苏文忠亦曰:「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据其末而反求其本者也,故曰《易》逆数也」。
其有见于此乎?
且卦七八固当以九六为占,《列禦寇》谓七变而为九,穆姜《艮》之八变,而占随之六二,是七可变而九,八可变而六。
如《乾》上爻本得七,覆卦则为初九矣,故曰用九。
《坤》上爻本得八,覆卦则为初六矣,故曰用六。
所谓七八未尝不动也,惟穷则变焉尔。
先儒言用九,只在上九一爻。
伊川先生以为不然,曰六爻皆用九,故曰「见群龙」。
都氏因先儒之误,遂以上九、用九合之,曰:此《乾》之《夬》也,自一阳来复,至五阳为《夬》,进而不已。
六阳为《乾》,故有用九之义,而变体为《夬》。
案蔡墨以用九为《乾》之《坤》,盖取六阳之变言之,不变则固为《乾》。
今去其一而以五为义,非也。
上九、用九之辞,正尔相反,上九处六爻之极,为群龙之首,史所谓上而不能下,伸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返者,故曰「亢龙有悔」,穷之灾也。
若用九则舍首爻之亢极而复居初爻隐潜之地,经所谓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故曰天德不可为首,孰谓二爻可一也哉?
注疏之,大抵以初为首。
如《比》之初六,注曰:「处比之始,为比之首」。
其上六「比之无首,无所终也」,《正义》曰:不能为比之初首,故无终。
是不以上为首也。
王辅嗣谓初上无阴阳定位,然以为尊者,阳之所处,故阳居尊位。
今上爻居一卦之首,可不谓尊乎?
苏文忠曰:「初上者,本末之地也,以阳居之则正,以阴居之则颠」。
案《比》之上六阳不为首,而以阴居之,不得其正,故曰无首。
文忠解此爻则又曰:「比之无首,犹言无素也,穷而后比,是无素也」。
盖无首或以事言,或以象言。
《比》之无首,以事言者也;
用九之无首,以象言者也。
先儒谓凡以首以角而取象者,未尝不在于上;
以足以尾言者,未尝不在于初。
观《既济》、《未济》初上之辞,则槩可见矣。
辅嗣亦曰:「夫以刚健而居人之首,则物之所不与,故《乾》吉在无首」。
颖达亦曰:「天德刚健,不可更怀尊刚为物之首」。
又曰:「人君位实尊高,故首出;
志须卑下,故无首吉」。
然知以《乾》为首而不能推明上爻为首之义,何哉?
朱子发谓「以画卦言之,则初为始,上为终;
以成卦言之,则上为首,初为尾」。
其言最为明了勾微,:「加用九、用六之虚位,欲明君臣进退之理」。
案用九、用六,论正卦固不在六位之数,论覆卦则与六爻通之为七。
辅嗣谓爻之所处即谓之位,二用而为虚位,其然岂其然乎?
至言君臣进退之理,则为近之。
盖《乾》之上九如尧在位七十载之时,至用九则如授舜之后,其天下已治而圣人退藏于密之象欤?
《坤》之上六如周公诞保文武受命七年之时,至用六则如居东之后,亦大臣功成名遂身退之象欤?
渊乎,二用之旨也!
圣人以此垂万世君臣之大法,宜他卦莫得而并欤!
《乾》正卦有「时乘六龙」之文,合六阳而为卦也。
覆卦有「见群龙」之文,合六阳而为爻也。
又卦与爻皆以乾元为称,其本者,覆卦以上为初耳。
《坤》卦类此。
今侧注初上之文,以见覆卦之象,并变卦、对卦、覆卦,各为之图。
古经以卦为名而象寓其中,以画为九六及二用,以位积之为初上。
至十翼而后,卦以名列,象著两体,爻书九六、二用,位有初上、二、四、三、五之文。
从其初,以《彖辞》归之卦下,以《系辞》归之爻下,以下上体归之《象传》,以卦名及初上、九六、二用之文归之《系辞传》。
以上、下经仍为两篇,传为十篇,然后古十二篇之《易》复得其全矣,疑此孔氏之旧也。
凡经传之文,去其后儒所加「彖曰」、「象曰」、「文言曰」及卦名《比《、》大有》、爻位「用九」、「用六」之类,省文则仍旧贯阙之。
叶左丞论《坎》卦,卦辞首曰「习坎」,《彖》曰「习坎,重险也」,以为卦固名《坎》而「习坎」乃其卦辞,传经者阙其「坎」字。
及徐氏亦上脱一字。
晁以道詹事:「例诸今文则脱,在古文则不脱,古文即以其卦为其名故也」。
固然,第经虽不脱而《彖》文脱之。
又《同人》,《彖》传:「同人曰:『同人于野,亨』」。
王昭素谓此「同人曰」三字错。
案《正义》云:「《彖》有叠卦名而称其卦者,《同人》之《彖》称『同人曰』犹言『《同人》卦曰』也。
同人于野,亨』,是《同人》卦下之文也」。
如此则「同人曰」三字乃其卦名,故《彖》传引之非错也。
《彖》传有《同人》卦名,今卦阙其名者,意经传参杂,后儒见卦名《同人》,与卦辞「同人于野,亨」连文,遂省「同人」字,不知卦名与卦下之文本自异卷,弗可省已。
《履》、《否》诸卦亦如之。
本文当:「《同人》,同人于野,亨」。
《履》当:「《履》,履虎尾」。
《否》当:「《否》,否之匪人」。
《艮》当:「《艮》,艮其背」。
《坎》当:「《坎》,习坎有孚,维心亨」。
五卦凡省六字,传不附经,则此五卦在《系辞传》独无卦名矣,于文宜复。
今但注逐卦下,弗敢传,盖谨缺文也。
夫《易》之为书至矣,其蕴奥微妙,非深造自得者未易言也。
仁杰不佞,未尝一得其门户,独次其旧文而欲复之。
绍兴辛巳之冬,书始萌芽,博考深求,又二十八年而后定。
古经一失,复之之难如是哉,是以君子重变古也。
噫!
复之难,而知之为尤难,后世子云其有无要不可以逆计而知。
或靳之曰:今《易》尚不能明,如古《易》何?
覆瓿之讥,固前知其如此,此则非仁杰之所恤也,姑以待好古不惑之君子而折衷焉。
河南吴仁杰书。
百官贺朔旦冬至 隋末唐初 · 许敬宗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五十一
臣闻乾坤资始。
上元开历象之端。
日月还流。
朔旦正璇衡之本。
事韫有形之表。
理遂无物之先。
故能运彼神枢。
材成庶类。
丽兹黄道。
孕育偫生。
惟圣则天
允执在躬之历。
惟皇作极。
必叶履端之契。
所以书称敬授。
易曰明时。
克正隆平。
无非此道。
伏惟皇帝陛下声凝秘箓。
功宏造化。
纵如神之宏览。
体不言于四海。
发就日之光华。
同无私于七曜。
阶蓂循晷。
阿凤吟辰。
元精究开辟之初。
握先穷名数之始。
裁炎凉于玉管。
节雨露于金浑。
道格彼苍。
仁沾无外。
八纮受朔。
尽入封疆。
九译承风。
远遵文轨。
昆虫涵于凯泽。
草木汎于荣光。
由是上感天而下漏泉。
不爱道而效其宝。
肇一元于甲子。
致希世之贞符。
挟五始于长至
播光前之茂礼。
伏见宣义郎李淳风表称。
窃见古历分日。
起于子半。
勘得今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
而故太史令傅仁均
欲苟异张曹元法。
减馀稍多。
子初为朔。
遂差三刻。
用乖天正
然自初及半。
日月全未相离。
算与太初。
事皆符合
奉敕付有司及经术者详加考定。
以议奏闻。
于是鸿生硕儒。
咸稽茂典。
研精覃思。
俱考旧文。
国子祭酒孔颖达十有一人。
尚书八座参议得失。
咸以为仁均定朔。
事有微差。
淳风推校。
理尤精密。
谨按汉书云。
古者黄帝
合而不死。
应劭云。
历合天心。
而得仙也。
又按益部耆旧传云。
洛下闳颛顼法。
更作太初历。
自云后八百岁。
此历差一日。
有圣人出定之。
斯乃差日滥觞。
久著之于冥兆。
圣出之验。
叶当今之有徵。
俯会八百之期。
远叶九仙之道。
臣等缅惟邃古。
历考前王。
若乃萌气黄钟。
兆根元牝。
阐其幽而藏其用。
窥其奥而开其文。
列圣存而不论。
故无得而称也。
自图书爰始。
三统腾镳。
皇王以来。
六家分轸。
帝轩垂宪。
大挠汨其洪源。
伯禹嗣兴。
小正穷其至赜。
羲叔于唐历。
箕子于周年。
以或元乙司分。
翠虬定箭。
登清台而索隐。
揆圭表以知微。
事绪多途。
无闻感应。
犹且各称书契。
并擅鸿名。
改年号以应元符。
日观而为称首。
岂与夫两仪同德
五纬齐明。
景延南正。
星躔北陆。
联珠候朔。
的皪清汉之间。
合璧规天。
徘徊紫霄之上。
校先代之优劣。
岂同年而语哉。
庶当玉辂徐轮。
金泥秘检。
涂山之下。
会百神而合符。
介邱之侧。
朝万玉而光辉。
天人交际。
不亦休欤。
臣等生属寿昌
累逢祉福。
至于今庆。
旷古无俦。
何幸如之。
亲承旦暮。
不任欣跃之至。
文馆学士 隋末唐初 · 李世民
 出处:全唐文卷四
楚国尊贤。崇道光于申穆。
梁邦接士。楷德重于邹枚。
咸以著范前修。垂芳后烈。
顾惟菲薄。多谢古人。
高山仰止。能无景慕。
是以芳兰始被。深思冠盖之游。
丹桂初丛。庶延髦俊之士。
既而场苗盖寡。空留皎皎之姿。
乔木从迁。终愧嘤嘤之友。
所冀通规正训。辅其阙如。
故侧席无倦于齐庭。开筵有待于燕馆。
属以大行台司勋郎中杜如晦记室考功郎中房玄龄于志宁军咨祭酒苏世长天策府记室薛收文学褚亮姚思廉太学博士陆德明孔颖达主簿李道元天策仓曹李守素王府记室参军虞世南参军蔡允恭薛元敬颜相时宋州总管府户曹许敬宗太学助教盖文达咨议典签苏勖等。或背淮而至千里。
或适赵以欣三见。咸能垂裾邸第。
委质藩维。引礼度而成典则。
畅文词而咏风雅。优游幕府
是用嘉焉。宜令并以本官兼文馆学士
进五经正义表 初唐 · 长孙无忌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三十六
无忌等言。臣闻混元初辟。
三极之道分焉。醇德既醨。
六籍之文著矣。于是龟书浮于温洛。
爰演九畴。龙图出于荣河
以彰八卦。故能范围天地。
埏埴阴阳。道济四溟。
知周万物。所以七教八政。
垂炯诫于百王。五始六虚。
贻徽范于千古。咏歌明得失之迹。
雅颂表兴废之由。实刑政之纪纲。
乃人伦之隐括。昔云官司契之后。
火纪建极之君。虽步骤不同。
质文有异。莫不开兹胶序。
乐以典坟。敦稽古以宏风。
阐儒雅以立训。启含灵之耳目。
赞神化之丹青。姬孔发挥于前。
荀孟抑扬于后。马郑迭进。
成均之望郁兴。萧戴同升。
石渠之业愈峻。历夷险其教不坠。
经隆替其道弥尊。斯乃邦家之基。
王化之本者也。伏惟皇帝陛下得一继明。
通三抚运。乘天地之正。
齐日月之晖。敷四术而纬俗经邦。
蕴九德而辨方轨物。御紫宸而访道。
坐元扈以裁仁。化被丹泽。
政洽幽陵。三秀六穗之祥。
府无虚月。集囿巢阁之瑞。
史不绝书。照金镜而泰阶平
运玉衡而景宿丽。可谓鸿名轶于轩昊。
茂绩冠于勋华。而垂拱无为。
游心经典。以为圣教幽赜。
妙理深元。训诂纷纶。
文疏蹖駮。先儒竞生别见。
后进争出异端。未辨三豕之疑。
莫祛五日之惑。故祭酒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子孔颖达
宏才硕学。名振当时。
贞观年中。奉敕修撰。
虽加讨覈。尚有未周。
爰降丝纶。更令刊定。
太尉扬州都督监修国史上柱国赵国公无忌司空上柱国英国公臣绩尚书左仆射太子少师监修国史上柱国燕国公志宁尚书右仆射太子少傅监修国史上护军曲阜县开国公臣行成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保监修国史上护军蓨县开国公臣季辅光禄大夫吏部尚书监修国史上柱国河南郡开国公褚遂良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监修国史上骑都尉柳奭谏议大夫宏文馆学士谷那律国子博士宏文馆学士刘伯庄朝议大夫国子博士臣王德韶朝散大夫太学博士贾公彦朝散大夫太学博士宏文馆直学士范义頵朝散大夫太常博士柳宣通直郎太学博士臣齐威宣德郎国子助教臣史士宏宣德郎太学博士孔志约右内率府长史宏文馆直学士薛伯太学助教臣郑祖元徵事郎太学助教臣随德素徵事郎四门博士臣赵君赞承务郎太学助教臣周元达承务郎四门助教臣李元植儒林郎四门助教王真儒等。上禀宸旨。
傍摭偫书。释左氏之膏肓。
剪古文之烦乱。探曲台之奥趣。
索连山之元言。囊括百家。
森罗万有。比之天象。
与七政而长悬。方之地轴。
将五岳而永久。笔削巳了。
缮写如前。臣等学谢伏恭
业惭张禹。虽罄庸浅。
惧乖典正。谨以上闻。
伏增战越。谨言。
永徽四年二月二十四日太尉扬州都督上柱国公臣无忌等上。
校勘五经正义请雕版表端拱元年三月 唐末宋初 · 孔维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皕宋楼藏书志》卷四、《宋校勘五经正义请雕版表》(清刻本)
臣维等言:臣等先奉敕校勘《五经正义》,今已见有成,堪雕版行用者。
伏以三才分而书契肇启,六籍著而学校斯兴。
由是体国辨方,必宗乎典礼;
修文立教,实本于胶庠。
则郁郁乎文,于周为甚矣。
后暨法值挟书,复时经战国,或年祀远而篇简烂脱,或师徒众而传授差讹。
存历朝错综之文,虽具陈解说;
在群儒讲论之旨,亦互有异同。
唐贞观中国子祭酒孔颖达考前代之文,采众家之善,随经析理,去短从长,用功二十四五年,撰成一百八十卷。
自是至此,三百馀年,讲经者止务销文,应举者唯编节义,苟期合格,志望策名。
出身者急在干荣,食禄者多忘本业,一登科级,便罢披寻。
因循而舛谬渐滋,节略而宗源莫究。
伏惟应运统天睿文英武大圣至明广孝皇帝陛下道高贯月,德迈重瞳,武畅遐陬,文加异俗。
举前朝之坠典,正历代之旧章。
崇儒雅之风,三王却轸;
阐《诗》《书》之教,两汉厚颜。
臣等谬以寡闻,幸尘华贯,猥奉穷经之寄,曾无博古之能,空极覃精,宁周奥义!
今则逐部各详于训解,写本皆正于字书。
非遇昌期,难兴大教。
既释不刊之典,愿垂永代之规。
傥今雕印以颁行,乞降丝纶之明命。
干犯旒冕,臣等无任战汗兢惶激切屏营之至,谨奉表陈请以闻。
臣维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谨言。
端拱元年三月日。
勘官、承奉郎、守大理评事臣秦奭等上表。
勘官、徵事郎、守大理寺丞柱国轩辕节,勘官、徵事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令问,勘官、承奉郎、守太子右赞善大夫柱国臣解贞吉,勘官、承奉郎、守殿中丞柱国臣胡迪,勘官、朝奉郎、守国子《毛诗》博士柱国、赐绯鱼袋臣解损,勘官、承奉郎、守国子《礼记》博士、赐绯鱼袋臣李觉,勘官、承奉郎、守国子《礼记》博士、赐绯鱼袋臣袁逢吉,都勘官、朝请大夫、守国子司业赐紫金鱼袋臣孔维
淙山读周易后序 宋 · 方实孙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七六、《淙山读周易》卷末
孔颖达云,重卦之人,诸儒不同,凡有四说:王辅嗣等以为伏羲重卦,郑玄以为神农重卦,孙盛以为大禹重卦,史迁等以为文王重卦。
愚按《系辞》曰:「《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
文王之事邪」?
皇甫谧曰:文王在羑里演六十四卦,著七八九六之爻,谓之《周易》。
自此而论,则知伏羲始画八卦,但有其画耳。
神农取诸《益》、《噬嗑》卦,但取其象耳。
夏曰《连山》,殷曰《归藏》,皆未必有言语文字之可传,今所谓《易经》者先《乾》后《坤》,名以《周易》,乃文王所演之《易》也。
《坎》卦独加名以习坎者,文王在羑里时陷于坎窞,习为出坎之道,终欲事殷而知有尊卑贵贱之定分,是文王之本心也。
孔颖达又云,《左传》韩宣子适鲁,见《易》象,曰:「吾乃知周公之德」。
周公被流言之谤,亦得为忧患也。
验此诸说,以为卦辞文王,爻辞周公也。
然考之《大有》六三爻云「公用享于天子」,《解》上六爻云「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小过》六五爻云「公弋取彼在穴」,所谓公者,岂周公果自言之乎?
又按孔颖达云:「《彖》《象》等十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
又云:「上《彖》一、下《彖》二、上《象》三、下《象》四、上《系》五、下《系》六、《文言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
然考之《随》卦云「元亨利贞」,即卦辞也。
《左氏》襄九年传穆姜曰:「《随》,元亨利贞无咎。
元,体之长也;
亨,嘉之会也;
利,义之和也;
贞,事之干也」。
穆姜已有是言矣,是时孔子犹未生也,岂《文言》皆孔子为之乎?
或谓文王作卦辞,周公作爻辞,孔子作十翼:《彖》一、《卦象》二、《爻象》三、《乾文言》四、《坤文言》五、上《系》六、下《系》七、《说卦》八、《序卦》九、《杂卦》十。
是亦一说也。
或问卦名何如,曰《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说卦》已言之矣。
《说卦》又曰《震》卦其究为健,岂《震》卦与《乾》果同体耶?
《离》卦其于人也为《乾》卦,岂《离》卦亦可以谓之《乾》耶?
《巽》其究为躁卦,岂《巽》卦亦名为躁卦耶
《坎》北方之正卦也,劳卦也,又谓《坎》于人为血卦,岂《坎》卦亦名为劳卦又名为血卦耶
《序卦》曰涣者离也,岂《涣》卦亦可谓之《离》耶?
然则言卦名者不可以一例拘矣。
或问卦辞何如?
曰:卦有小大,辞有险易。
辞者各指其所之,《系辞》已言之矣。
然有以卦名而两言之者,《复》卦曰「复亨」,又曰「反复其道」;
《颐》卦曰「颐贞吉」,又曰「观颐自求口实」;
《节》卦曰「节亨」,又曰「苦节不可贞」;
《未济》卦曰「未济亨」,又曰「小狐汔济」是也。
有以卦名而三言之者:《蒙》卦曰「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是也。
有以卦名而五言之者:《井》卦曰「井,改邑不改井」,又曰「往来井井,汔至亦未繘井」是也。
有两言贞者:《坤》卦曰「利牝马之贞」,又曰「安贞吉」是也。
有两言亨者:《萃》卦曰「萃亨」,又曰「利见大人亨」是也。
有两言吉者:《解》卦曰「其来复吉」,又曰「夙吉」是也。
有两言利者:《坤》卦曰「利牝马之贞」,又曰「后得主利」;
《屯》卦曰「利贞」又曰「利建侯」;
《同人》卦曰「利涉大川」,又曰「利君子贞」;
《大畜》卦曰「利贞」,又曰「利涉大川」;
《恒》卦曰「利贞」,又曰「利有攸往」;
《益》卦曰「利有攸往」,又曰「利涉大川」;
《巽》卦曰「利有攸往」,又曰「利见大人」;
《涣》卦曰「利涉大川」,又曰「利贞」;
《中孚》卦曰「利涉大川」,又曰「利贞」是也。
有三言利者:《萃》卦曰「利见大人」,又曰「利贞」,又曰「利有攸往」是也。
有言利不利者:《讼》卦曰「利见大人」,又曰「不利涉大川」;
《无妄》卦曰「元亨利贞」,又曰「不利有攸往」;
《蹇》卦曰「利西南,不利东北」,又曰「利见大人」;
《复》卦曰「不利即戎」,又曰「利有攸往」是也。
又如《乾》卦曰「元亨利贞」,《屯》、《随》、《临》、《无妄》卦亦曰「元亨利贞」,《坤》卦则曰「元亨利牝马之贞」,《旅》卦曰「小亨」,《巽》卦亦曰「小亨」,《贲》卦则曰「贲亨,小利有攸往」,《遁》卦则曰「遁亨,小利贞」,《既济》则曰「亨小利贞」。
他如《坤》卦曰「利牝马之贞」,《说卦》则曰「坤为子母牛」而不言马;
《离》卦曰「畜牝牛,吉」,《说卦》则曰「离为雉」而不言牛;
《中孚》卦「豚鱼」,《小过》卦言「飞鸟」,《未济》卦言「小狐」,《说卦》皆不言其为何象
然则言卦辞者亦不可以一例拘矣。
或问《彖》与《象》何如,曰《易》者也,者像也,彖者材也,《系辞》言之矣。
然《鼎》卦《彖》曰「鼎象也」,《小过》卦《彖》曰「有飞鸟之焉」,岂大象小象之外彖亦言象耶?
他卦大象无不言卦名者,唯《乾》卦但言天行健而不言乾。
他卦无覆言上下卦象者,唯《泰》卦坤上乾下而言天地交泰,《噬嗑》卦离上震下而言雷电噬嗑。
他卦多言君子以当其,唯言大人者一,《离》是也。
言后者二,《泰》、《姤》卦是也;
言先王者六,《比》、《豫》、《观》《、噬嗑》、《无妄》、《涣》是也;
言先王而又言后者一,《复》卦是也;
言上下而不言其人者一,《剥》卦是也。
然则言《彖》与《象》者,亦不可以一例拘矣。
或问爻象何如,曰道有变动故曰爻,爻有等故曰物,《系辞》已言之矣。
然卦有六爻而全取者,如《井》卦初六言「井泥」,九二言「井谷」,九三言「井渫不食」,六四言「井甃无咎」,九五言「井冽寒泉,食」,上六言「井收勿幕」。
《鼎》卦初六言「鼎颠趾」,九二言「鼎有实」,九三言「鼎耳革」,九四言「鼎折足」,六五言「鼎黄耳金铉」,上九言「鼎玉铉」。
《渐》卦初六言「鸿渐于干」,六二言「鸿渐于磐」,九三言「鸿渐于陆」,六四言「鸿渐于木」,九五言「鸿渐于陵」,上九言「鸿渐于陆」是也。
有六爻而五取象者,如《乾》卦初九言「潜龙勿用」,九二言「见龙在田」,九四言「或跃在渊」,九五言「飞龙在天」,上九言「亢龙有悔」,唯九三言「君子乾乾」而不言龙。
《咸》卦初六言「咸其拇」,六二言「咸其腓」,九三言「咸其股」,九五言「咸其脢」,上六言「咸其辅颊舌」,唯九四言「朋从尔思」而不言心。
《艮》卦初六言「艮其趾」,六二言「艮其腓」,九三言「艮其限,列其夤,厉熏心」,六四言「艮其身」,六五言「艮其辅」,唯上九言「敦艮,吉」而不言背是也。
有六爻而皆言卦名者,《比》、《履》、《临》、《观》、《贲》、《复》、《蹇》、《困》、《震》卦是也。
有六爻而五言卦名者,《蒙》卦六三不言,《需》卦上六不言需,《讼》卦六三不言讼,《师》卦上六不言师,《谦》卦六五不言谦,《蛊》卦上九不言蛊,《剥》卦六五不言剥,《颐》卦六五不言颐,《遁》卦六二不言遁,《明夷》卦上六不言夷,《损》卦六五不言损,《旅》卦六五不言旅,《兑》卦九五不言兑,《涣》卦初六不言涣是也。
有六爻而四言卦名者,《同人》卦唯九三、九四不言同人,《豫》卦唯六二、六五不言,《噬嗑》卦唯初九上九不言噬,《无妄》卦唯六二、九四不言无妄,《坎》卦唯六四、上六不言坎,《晋》卦唯六三、六五不言晋,《家人》卦唯六二,上九不言家,《益》卦唯初九、九五不言益,《升》卦唯九二、六四不言升,《革》卦唯九四、九五不言革,《归妹》卦唯九二、上六不言归妹,《丰》卦唯初九,六五不言丰,《节》卦唯初九,九二不言节,《小过》卦唯初六、六五不言过是也。
有一爻而两取象者,如《否》卦六二曰「小人吉,大人否,亨」,《恒》卦六五曰「妇人吉,夫子凶」,《随》卦六二曰「系小子,失丈夫」,六三曰「系丈夫,失小子」之类是也。
有一爻而三取象者,如《大有》卦九三曰「公用享于天子,小人弗克」,《剥》上九曰「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之类是也。
有一爻而四取象者,如《坎》卦六四曰「樽酒簋贰,用缶,纳约自牖」,《小过》卦六二曰「过其祖,遇其妣,不及其君,遇其臣」之类是也。
有一爻而五取象者,如《离》卦九四曰「突如其来,如焚如死,如弃如如」,《中孚》卦六三曰「得敌,或鼓或罢,或泣或歌」之类是也。
有一爻而六取象者,如《小畜》上九曰「既雨既处,尚德载,妇贞厉,月几望,君子征凶」是也。
有一爻而七取象者,《睽》卦上九曰「睽孤,见豕负涂,载鬼一车,先张之弧,后说之弧,匪寇婚媾,往遇雨则吉」是也。
有爻不以而言者,《讼》卦九五曰「讼元吉」,《恒》卦九二曰「悔亡」,《大壮》九二曰「贞吉」,《解》卦初六曰「无咎」,《无妄》卦初九曰「无妄往吉」是也。
有爻反其卦名而言者,《损》卦九二、上九皆言弗损,《小过》卦九三、九四皆言「弗过」是也。
有爻取卦名而复言者,如《乾》九三曰「终日乾乾」,《坎》六三曰「来之坎坎」,《谦》初六曰「谦谦君子」,《乾》九三曰「君子夬夬」之类是也。
有爻取他卦名而互言者,如《小畜》初九曰「复自道」,九二曰「牵复吉」,是《小畜》亦言复也。
《临》初九曰「咸临贞吉」,九二曰「咸临吉无不利」,是《临》卦亦言咸也。
《夬》卦初九曰「壮于前趾」,九三曰「壮于頄」,是《夬》亦言壮也。
他如《乾》卦九四而有乾道乃革之,《兑》卦九五而有孚于剥之,《离》卦初九而有履错然之,然则言爻象者,亦不可以一例拘矣。
或问爻用九六何如,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其善不同。
二多誉,四多惧,近也,柔之为道不利远者,其要无咎,其用柔中也。
三与五同功而异位,三多凶,五多功,贵贱之等也,其柔危,其刚胜邪。
《系辞》已言之矣,以见九二爻不如六二之为柔中,六五爻不若九五之为刚胜也。
伊川曰,凡六居五、九居二者则由多助而有功,《蒙》、《泰》之类是也。
九居五、六居二则其功多不足者,《屯》、《否》之类是也。
是亦一说,故并录之以为后序。
尚书表注序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四、《仁山文集》卷一、《尚书表注》卷首、《经义考》卷八四
《书》者,二帝三王圣贤君臣之心,所以运量、警省、通变、敷政、施命之文也。
君子于此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以诚诸身,以措诸其事,大之用天下国家,小之为天下国家用。
顾不幸不得见帝王之全书,幸而仅存者,又不幸有差误异同、附会破碎之失。
考论不精,则失其事迹之实;
字辞不辨,则失其所以言之意。
此《书》所以未易读也。
盖自周衰,而帝王之典籍不存,学校之教习俱废,夫子观周,历聘诸国,归而定《书》焉,以诏后世。
不幸而烬于秦,火于楚,钳于斯、何偶语挟书之律。
久之而伏生之耄言仅传,孔子之壁藏复露。
伏出者,汉谓今文;
孔壁者,汉谓古文。
伏生齐语易讹,而安国讨论未尽。
夫壁中不惟有古文诸篇,计必兼有今文诸篇,安国虽以伏生之书考古文,不能复以古文之书订今文,是以古文多平易,今文多艰涩。
今文虽立学官,而大小夏侯、欧阳,文各不同,不幸古文竟汉世不列学官
后汉刘陶独推今文三家与古文异同,是正文字七百馀事,号曰《中文尚书》,不幸而不传于世。
东晋而古文孔传始出,至萧齐始备,至萧梁始行北方。
至唐贞观,悉屏诸家,独立孔传,且命孔颖达诸儒焉为之疏。
夫古文比今文固多且正,但其出最后,经师私相传授最久,其间岂无述附会?
所以大序文体之不类西京,而谓出安国
小序事意多谬经文,而上诬孔子
前汉传授师说,不为训解,后汉始为训解,而谓训传尽出安国之手。
唐儒曲畅注说,无所辨正,至开元间,则一用今世文字改易古文,至后唐长兴间,则命国子监板行五经,而孟蜀又勒诸石。
后之学者,守汉儒之耑门,开元之俗字,长兴之板本,果以为帝王一字不可刊之典乎?
幸而天开斯文,周、程、张、朱相望继作,虽训传未备,而义理大明,圣贤之心传可窥,帝王之作用易见。
朱子传注诸经略备,独《书》未及。
尝别出小序,辨正疑误,指其领要,以授蔡氏,而为《集》,诸说至此有所折衷矣。
但书成于朱子既没之后,门人《语录》未萃之前尔。
履祥翻阅诸家之说,章解句释,盖亦有年,一日摆脱众说,独抱遗经,伏读玩味,则见其节次明整,脉络贯通,中间枝叶与夫讹谬,一一易见。
因推本父师之意,正句画段,提其章旨,与夫义理之微,事为之概,考證字文之误,表诸四阑之外,以授子姓,间以视朋从之士。
虽为疏略,然苟得其纲要,无所疑碍,则其精详之蕴,固在夫自得之者。
好古博雅之君子,若或见之,赦其僭,补其缺,辨其疑,则亦此书之幸也,所愿窃有请焉。
浙河后学金履祥吉父序。